我們在評估一家企業值不值得投資時,經營團隊或是主導者的能力與誠信,是我們應當考量在內的。
巴菲特於1977年寫給股東的信上曾說:「我們投資股票的選擇方式與買進整家企業的模式很相近,我們想要的企業必須是(1)我們可以了解的行業(2)具有長期競爭力(3)由才德兼具的人士所經營(4)吸引人的價格」由第三點可知股神也相當重視企業經營者的才(能力)與德(誠信等特質)。知名經濟學家凱因斯也說過:「隨著時光的流逝,我越來越相信,正確的投資方法,是將大筆資金投資在個人自認某程度熟悉,而且經營團隊完全可信賴的企業上。」這些論點無非闡明了一個道哩,挑選股票等同於挑選一個優秀的經營團隊,不只是在能力上,更是道德上的。
由巴菲特等人對於企業經營者的思考,我則聯想到中國幾千年來以儒家為中心的德治思想。儒家對於統治者的要求是:「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這些篇章都在告訴統治者「以德服人」的重要性。儒家的觀點認為唯有具備良好德操的統治者,以德化民,國家政治才能夠順暢運行,長治久安。套用在企業經營上,一個有誠信、有守有為的經營團隊或領導者,必然能夠坦然面對公司面臨的種種考驗,並為股東爭取最大的權益,而不是坑殺股東。如最近台灣發生的胖達人事件,主其事者為己之私利而罔顧股東權益,確實讓人寒心!這就是企業經營者道德操守不佳而導致的結果。
當然儒家的德治主張始終無法真正落實,以致於中國歷代昏君多而英主少,但這不代表德治思想是不可取的。一家公司之所以優秀,除了其產業與產品的競爭優勢之外,我相信很大的因素是奠基於良好的經營團隊或者CEO之上。這有點像是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究竟是有良好的產業公司才產生好的經營團隊,還是有了好的領導者才建構出有競爭力的公司呢?
用實際的例子來講:沒有張忠謀的台積電;沒有霍華.舒茲的星巴克,公司無論在營運或經營績效上明顯出現落差!(P.S此二人皆曾離開CEO的位置,後來又重新回鍋擔任執行長)雖然就投資者而言,如果一家公司換了CEO公司績效就大幅滑落,確實讓人開心不起來!但相反的,當一家公司(不是瀕臨倒閉或產業出現重大危機的那種公司,這裡我說指的是營運績效不彰的企業)能夠找到能力優秀且誠實的經營者,那麼就可期待公司發生質變!著名的英國成長股大師吉姆‧史萊特在其著作《祖魯法則》一書中以幾家英國知名企業為例,說明了傑出的新經營階層對於公司體質與經營績效將有可能產生長遠而持續的影響,這也是公司股價的催化劑。
最後,我想說的是投資一家公司之前,試著了解這一家公司的經營者吧!如果他或他們具備令你喜愛以及認同的特質,那麼不妨列為可以繼續深入觀察的標的!
霍華舒茲於2008年1月回任星巴克CEO,星巴克股價經歷2009年的低檔後,呈現一路向上態勢!
張忠謀2009年6月11日回鍋台積電擔任CEO,台積電股價亦呈現上漲態勢!
延伸閱讀:
勇往直前:我如何拯救星巴克/霍華-舒茲/聯經出版
散戶兵法:祖魯法則/吉姆史萊特/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