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緩慢成長股:
通常原則:
上漲30%-50%。
基本面轉壞。
其他訊號:
市占率連續兩年下滑。
沒有開發新產品且縮減研發經費。
收購跟本業無關的公司。
耗費太多資金在收購上,使得公司零現金且擁有可觀的負債。
股利殖利率過低。
2.穩定成長股
通常原則:
換股操作:當股價上揚超過盈餘成長趨勢線,或是本益比上揚遠超過正常水準,就應該賣掉,等到股價下跌時再以低價購回,或是買進其它的穩定成長股。
其他訊號:
過去兩年的新產品銷售狀況時好時壞;正在研發中的新產品距離問世還有一年以上的時間。
本益比高達15倍,而同一產業中類似等級公司的本益比卻只有11倍到12倍。
公司的經理人和董事在去年都沒買進自家公司的股票。
占公司盈餘25%、且易受景氣衰退影響的重要事業單位,正開始面臨景氣下滑的影響。
公司成長率已經趨緩,未來降低成本的可能性有限。
3.景氣循環股
通常原則:
最好的賣出時機為景氣擴張快要結束時!(彼得林區也強調這並不容易,必須瞭解它特殊的遊戲規則。)
某些利空狀況如:成本開始大幅上揚、公司現有產能已經全滿,開始花錢擴充產能、存貨大幅增加,而且沒有辦法降低、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高度競爭的產業,新家入的競爭者削價求售。
其他訊號:
商品的最終需求正在下降。
公司以兩倍的資本支出興建華麗的新廠房,而不是以較低的成本將老舊的廠房現代化。
公司試著降低成本,可是依然無法和國外廠商競爭。
(摘錄自彼得林區選股戰略)